这几天体育圈最大的新闻,莫过于全国各地马拉松赛事突然集体“急刹车”!北京、临汾等多地原定举办的马拉松说停就停,搞得不少跑友措手不及。这事儿说来也挺有意思,前几年还火得不得了的马拉松,怎么突然就降温了?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场“急刹车”背后的故事。
要说马拉松这运动,那可是个“古董级”项目。公元前490年,希腊人在马拉松平原打赢波斯人,传令兵一口气跑了42公里回雅典报捷,结果消息送到人也没了。这段悲壮历史成了马拉松的起源。不过说实话,现代人跑马拉松可比古人幸福多了,至少不用玩命。
但问题就出在这儿!最近几年马拉松实在太火了,火到有些变味。大城市办,小县城也办,有的地方甚至专门请非洲选手来撑场面。更夸张的是,直通名额被炒到天价,路边补给站变成垃圾场,封路封得老百姓出门都难。最让人心疼的是,几乎每年都有选手在赛道上发生意外,好好的一场运动盛会,愣是变成了“极限挑战”。
展开剩余56%其实咱们中国古代早就有长跑传统,元朝时期就有特种兵要在6小时内跑完90公里的纪录。不过古人可比我们聪明多了,他们每隔三十里设个驿站,既能换人接力又能休息补给。哪像现在某些赛事,补给站缺医少药,保障车辆堵在半路,这不是考验选手体质,这是在考验选手的运气啊!
说到这儿不得不提,马拉松猝死事件频发真不是偶然。专业医生早就提醒过,长时间剧烈运动会让心脏承受巨大压力。有些人明明有基础疾病,非要硬撑着参赛,结果悲剧发生。这哪是挑战自我,这分明是在玩命啊!
不过话说回来,正规马拉松确实能给跑者带来独特体验。有位完赛的朋友跟我说,当成千上万人一起奔跑时,那种同频共振的感觉特别震撼。冲过终点线的成就感,确实能让人信心倍增。但前提是,你得量力而行啊!
现在各地紧急叫停赛事,我倒觉得是件好事。这就像给过热的市场泼了盆冷水,让组织者好好想想:办赛事到底是为了面子还是为了健康?与其花大价钱请外籍选手、搞华丽开幕式,不如多设几个医疗点,多培训几个急救员。把办“面子赛”的经费用来修社区健身步道,说不定更能带动全民健身。
其实人生就像马拉松,不在于你跑得多快,而在于你能跑得多远。突破自我未必非要玩命狂奔,每天坚持散步半小时,同样是对健康的负责。毕竟,运动的本意是让生活更美好,而不是给生活添乱,您说是不是?
发布于:江西省鼎冠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